

中国书法艺术的源头是甲骨文,这是大家公认的历史事实。可是,由于在甲骨文时代用于书写的的笔和墨还没有泛起,所以甲骨文时代还没有发生真正的书法这种艺术形式,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泛起是从秦篆和秦简开始,秦篆和秦简书法是中国书法艺术的起源,是书法艺术的萌芽阶段。
书法真正趋于自觉、成熟,成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,是汉代。主要标志和体现是:1、书写工具的革新。书法艺术离不开笔、墨、纸,没有笔、墨、纸,就没有书法艺术。
由于秦朝蒙恬制造了毛笔(严格地说是改良了毛笔,先秦时期就已经泛起用毛笔书写的金文),东汉蔡伦发现了纸张,加上墨汁,书法艺术的种种物质前言已经齐全,于是在人们审美需要的动员下,自然就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说的书法这种艺术形式。2、书体的简化。中国文字生长到春秋时期泛起了草篆,秦始皇时代又泛起全国统一的汉字——小篆。由于篆书笔画和结构繁琐,不易于普及应用,这严重制约了书写武艺的生长。
秦末泛起了简牍(木牍、竹简)书体,由于这种书体容易书写和辨认,使用起来快捷,所以广泛获得应用。到了汉初,竹简书进一步生长演酿成为成熟的隶书,而且盛行于官方和民间,最终全部取代篆书而成为主导的书体。不管是早期的木简、竹简书体还是成熟的隶书,都已经改变了篆书的用笔和结构,从形象化走向抽象化,从繁杂走向简朴,使笔墨的功效更充实的发挥出来,笔画书写的方法越发变化多样,书写者更能自由地施展武艺,体现的天地越发辽阔(如《睡虎地秦简》和《居延汉简》),这对书法艺术成为一门成熟的艺术,起着很大的作用。所以,书体的简化是发生书法艺术的前提条件,而隶书的泛起和普及是书法艺术成熟的标志。
《居延汉简》3、笔墨技巧开始成熟。在汉代以前,甲骨文也好,金文也好,甚至秦简也好,书写技巧还处于不停探索和积累的低级阶段。从秦隶开始,尤其是西汉开始,种种书写技巧趋于成熟,如起笔有藏有露,运笔有迟有速,转折有方有圆,收笔有锐有钝,特别是形成了隶书笔画“藏头露尾”的典型特征。
书写武艺的多样化正是书法艺术走向成熟的体现。
本文关键词:乐鱼网,乐鱼体育app
本文来源:乐鱼网,乐鱼体育app-www.17kongjian.cn